数学工程问题解题技巧(初一数学工程问题解题技巧)

在线问法 时间: 2024.04.05
281
解决基本的工程问题时,要明确所求,找出题目中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三量中的已知量,再利用公式求出未知量工程问题常考题型(一)二人合作型例题:有甲、乙两项工程,张师傅单独完成甲工程需6天,单独完成乙工程需30天,李师傅单独完成甲工程需18天,单独完成乙工程需24天,若合作两项工程,最少需要的天数为:A.16天 B.15天 C.12天 D.10天(二)多人合作型例题:甲、乙、丙三个工程队的效率比为6∶5∶4,现将A、B两项工作量相同的工程交给这三个工程队,甲队负责A工程,乙队负责B工程,丙队参与A工程若干天后转而参与B工程。

工程问题的一元一次方程解题技巧

工程问题的一元一次方程解题技巧:

1、审——审题:认真审题,弄清题意,找出能够表示本题含义的相等关系。

2、设——设出未知数:根据提问,巧设未知数。

3、列——列出方程:设出未知数后,表示出有关的含字母的式子,然后利用已找出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4、解——解方程:解所列的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5、答——检验,写答案:检验所求出的未知数的值是否是方程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检验后写出答案。

一元一次方程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且两边都为整式的等式。一元一次方程只有一个根。

一元一次方程最早见于约公元前1600年的古埃及时期。公元820年左右,数学家花拉子米在《对消与还原》一书中提出了“合并同类项”、“移项”的一元一次方程思想。

16世纪,数学家韦达创立符号代数之后,提出了方程的移项与同除命题。1859年,数学家李善兰正式将这类等式译为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解决绝大多数的工程问题、行程问题、分配问题、盈亏问题、积分表问题、电话计费问题、数字问题。如果仅使用算术,部分问题解决起来可能异常复杂,难以理解。

数学工程问题解题技巧

数学工程问题解题技巧如下:

工程问题中涉及到工作量、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三个量。

工作量:指工作的多少,可以是全部工作量,在没有指明具体数量时,工作总量可视为已知量。一般来说,可设总量为“1”;部分工作量用分数表示。

工作时间:指完成工作的所需时间,常见的单位一般为小时、天。这里需要注意“单位时间”这个概念。当工作时间的单位是小时,那么单位时间为1小时;当工作时间的单位是天,那么单位时间为1天。

工作效率:指工作的快慢,也就是单位时间里所完成的工作量。工作效率的单位一般是“工作量/天”或“工作量/小时”。

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三个量之间存在如下基本关系式: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

解决基本的工程问题时,要明确所求,找出题目中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三量中的已知量,再利用公式求出未知量

工程问题常考题型

(一)二人合作型

例题:

有甲、乙两项工程,张师傅单独完成甲工程需6天,单独完成乙工程需30天,李师傅单独完成甲工程需18天,单独完成乙工程需24天,若合作两项工程,最少需要的天数为:

A.16天 B.15天 C.12天 D.10天

(二)多人合作型

例题:

甲、乙、丙三个工程队的效率比为6∶5∶4,现将A、B两项工作量相同的工程交给这三个工程队,甲队负责A工程,乙队负责B工程,丙队参与A工程若干天后转而参与B工程。两项工程同时开工,耗时16天同时结束。问丙队在A工程中参与施工多少天?

A.6 B.7 C.8 D.9

解析:本题答案选A。由题意可设甲、乙、丙每日工作量分别为6、5、4,丙队参与A工程x天。根据A、B工作量相同列方程,6×16+4x=5×16+4×(16-x),解得x=6。

工程问题中常用特值法,经常将工作量设为“1”,但是特值法应该灵活使用,这样是为了简化计算。

两人或多人合作后,有可能会出现配合不好,各自的工作效率均降低;配合默契,各自的工作效率均提高。解这类问题时,要注意前后工作效率的变化。尤其需要注意这时的三量关系变为:合作后总的工作效率×合作时间=合作完成的工作量。

(三)水管问题

进水、排水问题本质上是工程问题的一种。

例题:

同时打开游泳池的A、B两个进水管,加满水需1小时30分钟,且A管比B管多进水180立方米。若单独打开A管,加满水需2小时40分钟。则B管每分钟进水多少立方米?

A.6 B.7 C.8 D.9

解析:本题答案选B。由题意可知A管比B管每分钟多进水180÷90=2立方米,设B管每分钟进水x立方米,则A管每分钟进水(x+2)立方米,依题意有90×(x+x+2)=160×(x+2),解得x=7。

工程问题七年级数学解题技巧是什么?

工程问题解题技巧:

1、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2、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

3、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

4、工作量指的是工作的多少,它可以是全部工作量,一般用数1表示。

复合应用题解题思路:

1、理解题意,就是弄清应用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问题。

2、分析数量关系,就是分析已知数量与未知数数量,已知数量与未知数数量间的关系,找到解题途径,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好算什么。

3、列式解答,就是根据分析,列出算式并计算出来。

4、验算并给出答案,就是检验解答过程中是否合理,结果是否正确,与原题的条件是否相符,最后写出答案。

工程问题七年级数学解题技巧是什么?

工程问题解题技巧:

1、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2、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

3、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

4、工作量指的是工作的多少,它可以是全部工作量,一般用数1表示。

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1)替代法有些应用题,给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的未知量的关系,要求求这些未知量,思考的时候,可以根据题中所给的条件,用一个未知量代替另一个未知量,使数据量关系单一化。从而找到解题途径。

(2)假设法有些应用题要求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未知量,思考的时候需要先提出某种假设,然后按照题里的己知量进行推算出来。根据数据量上出现的矛盾,再进行适当调整,最后找到正确答案。

行测:工程问题的解题技巧有哪些?

一、工程问题的基本关系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

二、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特值法

手段1:从工作时间入手,把工作总量设为时间的最小公倍数。

手段2:从工作效率入手,先找到效率的最简比例,再决定工作总量的值。

利用正反比例

工作时间一定:工作总量比等于工作效率比的正比例;

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总量比等于工作时间比的正比例;

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比等于工作时间比的反比例。

例1.一项工程,甲一人做完需30天,甲、乙合作完成需18天,乙、丙合作完成需15天。甲、乙、丙三人共同完成该工程需多少天( )。

A.8天 B.9天 C.10天 D.12天

【答案】C。解析:设工作总量为90,则甲的效率为3,甲、乙的效率和为5,乙、丙效率和为6。那么乙的效率为2,丙的效率为4。甲乙丙三人共同完成该工程则需要把三个人的效率相加,三人的和效率为3+2+4=9。那么甲、乙、丙合作的天数为90 9=10。故选C。

例2.一项工程由甲、乙、丙三个工程队共同完成需要15天,甲队与乙队的工作效率相同,丙队3天的工作量与乙队4天的工作量相当。三队同时开工2天后,丙队被调往另一个工地,甲乙两队留下来继续工作。那么,开工22天后,这项工程( )。

A.已经完成 B.余下的需要甲乙两队共同工作1天

C.余下的需乙丙两队共同工作1天 D.余下的需要甲乙丙三队共同工作1天

【答案】D。解析:丙队3天的工作量与乙队4天的工作量相当,不妨假设丙队每天的工作量为4,乙队每天的工作量为3,则甲队每天的工作量为3。这项工程工作总量为(4+3+3)×15=150,三队同时开工2天所做的工作量为(4+3+3)×2=20,接下来20天甲乙合作,完成的工作量为(3+3)×20=120。则完成的工作量为120+20=140,剩下10的工作量,正好让甲、乙、丙三队共同工作1天。故选D。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律师投稿,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于本网联系,我们将予以及时更正或删除。【在线反馈】

行测工程问题解题技巧(行测工程问题解题技巧大全)

A.3600B.6000C.7200D.9000华图解析:每天多种植25%,则前后效率比为1:(1+25%)=4:5,则前后所用的时间之比为5:4,前后所用时间相差1份,现在少用9天,故1份代表9天,所以原计划需要45天,工程问题的核心公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核心正反比 ...
建工知识
138热度

工程问题六年级数学公式(工程问题六年级数学解题技巧)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时间=工作效率(2)用假设工作总量为“1”的方法解工程问题的公式:1÷工作时间=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数学工程问题公式数学工程问题的公式是工效×工 ...
建工知识
212热度

典型工程问题六年级必考数学(六年级典型工程问题及答案)

5、某工程甲、乙二人合作需30日可以完成,今二人合作12日后,余下的工程由甲一人做24日完工,4、一项工程,甲独做8天可以完成,乙独做8天只能完成这项工程的4/5,如果甲、乙合做,多少时间才能完成这项工程,3、一项工程,甲独做20天完成,乙独做30天 ...
建工知识
866热度

工程问题六年级数学解题技巧(工程问题七年级数学解题技巧)

1÷( 1/12 + 1/20 )=7.5(天)【点评】这是一道工程问题的基本题,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用工作总量除以工作效率的和,就可以求出完成这项工程所用的时间,【分析】把这项工程的总量平均分成(12×15)份,从甲乙两人单独完成分别要12、15天,得知甲 ...
建工知识
641热度

数学工程问题怎么算(数学工程问题解题技巧)

指示思路:路程问题(即行程问题)涉及速度,时间,路程(即距离)三者关系,若设去时的路程为S千米,可列表如下速度千米/时 时间(小时) 路程(千米)去 5 S/5 S回 4 (S+2)/4 S+2其它已知量 停留(1+ )小时来回共用6 小时回来时多走2千米 ...
建工知识
963热度

初中数学工程问题公式汇总(初中数学公式大全 完整版可打印)

两人合作需要6天.这是工程问题中最基本的问题,这一讲介绍的许多例子都是从这一问题发展产生的.为了计算整数化(尽可能用整数进行计算),如第三讲例3和例8所用方法,把工作量多设份额.还是上题,10与15的最小公倍数是30.设全部工作量为30份.那么甲 ...
建工知识
548热度

小学工程问题公式大全(小学工程问题的解题技巧大全)

小学 数学工程问题因为客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10小时,所以客车每小时行了总路程的1/10货车需要15小时,所以货车每小时行了总路程的1/15所以可以算出辆车相遇时行了的时间为1/等于6,即行了6小时辆车相遇所以相遇时客车行了总路程的6/10=3/5,货车行 ...
建工知识
542热度

小学奥数工程问题解题技巧(小学奥数工程问题解题技巧)

数学奥数起跑线 六年级分册 第十五讲 工程问题(一) 思考与练习 第七题六年级数学奥赛起跑线第7讲思考与练习的解题思路及解答第1题:方法一:假设法√√××××××假设A是记者 假设B是记者A说的 √ ×B说的 √ ×C说的 √ √先假 ...
建工知识
841热度

初中数学应用题工程问题(初中数学应用题)

4. 一项工程,甲独做8天可以完成,乙独做8天只能完成这项工程的4/5,如果甲、乙合做,多少时间才能完成这项工程,初二数学列方程(组)解应用题---工程问题设甲、乙两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分别需要天数为x、y工程由甲、乙两队合做12天可以完成,则1/x + ...
建工知识
554热度

砀山县治理工程款问题部门

建工知识
66热度

工程问题八年级(工程问题八年级上册解题技巧)

乙每天各需工程款a万b万10a+10b=206a+(6+12)b=21.6得a=1.2,b=0.8(1)甲单独完成:1.2X15=18(万)(2)乙单独完成需要30天,耽误工期(3)甲乙合作需要20万所以用方案(1)初二数学工程问题解:(1) 设甲队单独完成需x天,则乙队单独完成需要(2x-10)天. ...
建工知识
741热度

用数学原理解决工程问题

六年级数学工程问题解决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做某一件事,制造某种产品,完成某项任务,完成某项工程等等,都要涉及到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这三个量,它们之间的基本数量关系是——工作量=工作效率×时间在小学数学中,探讨这三个数量之间关系 ...
建工知识
794热度

工程问题和追及问题的公式

如何理解“追及问题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追及时间”的等量关系问题一:数学中有哪些等量关系 等量关系行程问题基本关系:速度×时间=路程 (一)相遇问题相遇问题的基本题型及等量关系1.同时出发(两段) 甲的路程+乙的路 ...
建工知识
338热度

初中数学工程问题公式(工程问题三个基本公式)

初中数学应用题各种类型公式 有什么公式可记平均数问题公式 (一个数+另一个数)÷2反向行程问题公式 路程÷(大速+小速)同向行程问题公式 路程÷(大速-小速)行船问题公式 同上列车过桥问题公式 (车长+桥长)÷车速工程问题公式 1÷速度和盈亏问 ...
建工知识
341热度

小学数学工程问题解题技巧(小学工程问题的解题技巧大全)

三者之间的关系: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二、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1、利用量来求(设数代入法)2、利用率来求(复杂的用列表法)例1、(难度等级★)一件工程,甲单独完成需要5天,乙单 ...
建工知识
532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