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必背公式全集打印版(小学数学必背公式全集打印版免费)

在线问法 时间: 2024.03.19
631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答: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完全版)

第一部分: 概念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什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 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答: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

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

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22、什么叫比: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如:2÷5或3:6或1/3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23、什么叫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3:6=9:18

24、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

25、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如3:χ=9:18

26、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的比值(也就是商k)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如:y/x=k( k一定)或kx=y

27、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反比例关系。如:x×y = k( k一定)或k / x = y

28、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29、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其实,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这个小数乘以100%就行了。

30、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31、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其实,把分数化成百分数,要先把分数化成小数后,再乘以100%就行了。

32、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33、要学会把小数化成分数和把分数化成小数的化发。

34、公约数:几个数都能被同一个数一次性整除,这个数就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或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的一个,叫做公约数。)

35、互质数: 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36、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7、通分:把异分母分数的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数,叫做通分。(通分用最小公倍数)

38、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约分用公约数)

39、最简分数: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40、分数计算到最后,得数必须化成最简分数。

41、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即能用2进行

42、约分。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能被5整除,即能用5进行约分。在约分时应注意利用。

43、偶数和奇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44、质数(素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45、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6、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时间一般以年或月为单位,应与利率的单位相对应)

47、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一年的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年利率。一月的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月利率。

48、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整数,叫做自然数。0也是自然数。

49、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如3. 141414

50、不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起,没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不循环小数。如圆周率:3. 141592654

51、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起到无限位数,没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如3. 141592654…

52、什么叫代数? 代数就是用字母代替数。

53、什么叫代数式?用字母表示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如:3x =ab+c

第二部分:定义定理

一、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

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7.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

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第三部分:几何体

1.正方形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公式:C=4a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公式:S=a×a

正方体的体积=边长×边长×边长 公式:V=a×a×a

2.正方形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公式:C=(a+b)×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S=a×b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公式:V=a×b×h

3.三角形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

4.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公式:S= a×h

5.梯形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6.圆

直径=半径×2 公式:d=2r

半径=直径÷2 公式:r= d÷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公式:c=πd =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r

7.圆柱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的周长×高。 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底面的周长×高+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总体积=底面积×高。 公式:V=Sh

8.圆锥

圆锥的总体积=底面积×高×1/3 公式:V=1/3Sh

三角形内角和=180度。

平行线: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垂直: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像这样的两条直线,

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第四部分:计算公式

数量关系式:

1、 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

植树问题: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

盈亏问题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

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

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

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

面积,体积换算

(1)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4)1公顷=10000平方米 1亩=666.666平方米

(5)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

重量换算: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1~6年级完整版

小学数学常用公式有哪些?一至六年级的小学数学公式有哪些?下文我给大家整理了小学数学公式大全,供参考!

小学1~6年级数学公式汇总

一、小学一年级数学公式:

(一)小学数学加减运算公式

加数 + 加数 = 和(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被减数–减数 = 差。

和 = 加数 + 加数差 = 被减数–减数。

和–加数 = 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差 = 减数。

另一个加数 = 和–加数减数= 被减数–差。

差 + 减数 = 被减数。

被减数 = 差 + 减数。

求大数比小数多多少,用减法(-)计算。

求小数比大数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大数=小数+多出来的数小数=大数—多出来的数多出来的数=大数—小数。

在“︸”下面就是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在“︸”上面就是求部分,用减法(-)计算。

(三)时针与分针(时针短,分针长)

1时=60分

60分=1时

1刻=15分。

分针指着12是整时,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时。

分针指着6是半时,时针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半。

(四)元角分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五)图文应用题

先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确定用加法或减法计算,最后记得要写答。

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求还有、还剩、剩下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二、小学二年级数学公式

(一)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除数×商+余数=被除数.比

(二)四则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三)四则混合运算

在四则运算中,加法和减法称为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称为第二级运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一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再做第一级运算。

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四)小学数学减法的基本性质

a-(b+c)=a-b-c

a-b-c=a-(b+c)

三、小学三年级数学公式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周长:围成一个封闭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周长

正方形周长:边长+边长+边长+边长=周长或边长*4=周长

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相等,四个直角

长方形周长:长+长+宽+宽=周长 (长+宽)*2=周长

长方形的特点: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直角

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对边平行且相等容易变形没有直角且对角相等

四、小学4~6年级数学公式

(一)正方形面积(周长C、面积S、边长a)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二)正方体体积(体积V 、棱长a)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三)长方形面积(周长C、面积S、边长a)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四)长方体体积(体积V 、棱长a、长a、宽b、高h)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五)三角形(面积s、底a、高h)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

(六)平行四边形(面积s、底a、高h)

面积=底×高

s=ah

(七)梯形(面积s、上底a、底b、高h)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八)圆形(S面积 C周长∏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九)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十)小学数学相遇问题的公式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十一)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十二)小学数学算术方面公式

1.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

2.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3.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4.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5.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

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小学数学必背公式全集

小学数学必背公式全集

小学数学必背公式全集,在学习生活中数学公式对我们的适用范围很广,我们经常会用到各种各样的公式,以此提高计算的效率,数学学科里公式的种类很丰富,使用频率较高的有面积公式,分配率等,下面一起来看看小学数学必背公式全集。

小学数学必背公式全集1

一、单位换算。

1、长度单位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面积单位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3、体积单位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4、容积单位

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5、重量单位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6、人民币单位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7、时间单位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 3 5 7 8 10 12月 小月(30天)的有:4 6 9 11月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二、几何体公式

1.正方形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公式:C=4a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x边长

公式:S=axa

正方体的体积=边长x边长x边长 公式:V=axaxa

2.正方形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公式:C=(a+b)×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S=axb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x高 公式:V=axbxh

3.三角形

三角形的面积=底x高+2。

公式:S=axh÷2

4.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x高

公式:S=axh

5.梯形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x高+2 公式:S=(a+b)h÷2

6.圆

直径=半径×2 公式:d=2r

半径=直径+2 公式:r=d+2

圆的周长=圆周率x直径 公式:C=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x半径xπ 公式:S=πr2

7.圆柱

圆柱的侧面积一底面的周长x高。 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底面的周长x高+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总体积=底面积x高。 公式:V=Sh

8.圆锥

圆锥的总体积=底面积x高x1/3 公式:V=1/3Sh

三、数量关系式:

1、每份数x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x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x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x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x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x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x除数=被除数

10、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一差)÷2=小数

11、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x倍数=大数(或者和一小数=大数)

12、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x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

小学数学必背公式全集2

一、加法

加数+加数=和

和=加数+加数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另一个加数=和-加数

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二、减法

被减数-减数=差

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差+减数=被减数

被减数=减数+差

三、数位

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表示几个一) ,第二位是十位.(表示几个十) ,第三位是百位.(表示几个百)。

2、20里面有2个十,也可以说20里面有20个一。

3、10里面有1个十,也可以说10里面有10个一。

4、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读作是写语文字,写作是写数学字

5、个的前面写数学字,个的后面写语文字。

四、列式计算

?在“}”下面就是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在“}”上面就是求部分,用减法计算。(-)

五、比大小多少

求大数比小数多多少,用减法计算。(-)

求小数比大数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也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几少几的问题

六、认识时间

1、时针短,分针长。1时=60分 60分=1时 1刻=15分

2、分针指着12是整时,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时,

3、分针指着6是半时,时针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半。

4、钟面数字有十二个。两数之间有五小格,一周共有六十小格。

5、时针转一个数字是一时,分针转一个小格是一分,

6、时针刚过数字几,就是表示几时多。要问多了多少分,请你仔细看分针。

七、凑十歌

凑十歌:小朋友拍拍手,大家来唱凑十歌,九凑一,八凑二,七凑三来六凑四,两五相凑就满十。

凑十法:拆小数,凑大数。拆大数,凑小数。

八、= 等于号 小于号 >大于号

大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大口朝左大于号,大口朝右小于号.

两边相等用等号.

九、图文应用题

先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确定用加法或减法计算。最后要记得写答.

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求还有、还剩、剩下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十、认识人民币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十一、认识位置

头在上,脚在下,胸在前,背在后,左手按,右手写,上下楼梯靠右走,位置认清不能错!

十二、加减列竖式

数位对齐,先个(位)后十(位)。写上加减,再算数值。

十三、

1、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一位数是9。

2、尺子上的起点用0来表示。

3、找相邻数的方法:用这个数加1,再用这个数减1,得到的结果就是它的相邻数。

4、求数字前面的那个数减1,求数字后面的那个数加1。

5、任何数加0都得这个数,任何数减0都得这个数。

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增加了几,和也增加几;

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减少了几,和也减少几。

6、两个相同的.数相减,差是0。

7、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大,差越小;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小,差越大。

小学数学必背公式全集3

一、 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 面积 体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公式 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 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69

二、单位换算

(1)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4)1吨=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 2市斤

(5)1公顷=10000平方米 1亩=666.666平方米

(6)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7)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8)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三、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69

小学生必背数学公式表

小学生必背数学公式表如下: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公式 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 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小学三年级数学公式必背

小学三年级数学需要掌握的公式包括:

1、乘法口诀表:每行和每列的乘积都是一个数字,例如“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一三得三”等。

2、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结合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相加,先加前两个数,再依次加上第三个数,和不变。

3、减法的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4、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结合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再依次乘以第三个数,积不变。

5、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几个数的积。

6、轴对称的性质: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8、三角形面积公式:面积=底×高÷2。

9、梯形面积公式:面积=(上底+下底)×高÷2。

10、圆的周长公式:周长=直径×π(π取3.14)。

11、圆的面积公式:面积=半径²×π(π取3.14)。

小学必背88个数学公式

小学必背88个数学公式如下:

一、长度、面积、体积公式

1、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面积公式

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3、体积公式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正方体体积=边长×边长×边长。

二、四则运算公式

1、加法结合律

(a+b)+c=a+(b+c)。

2、减法的性质

a-b-c=a-(b+c)。

3、乘法分配律

(a+b)×c=a×c+b×c。

4、除法的性质

a÷b÷c=a÷(b×c)。

三、分数与小数公式

1、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子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分数值不变。

2、小数的乘法规则

小数相乘时,结果的小数位数是各数小数位数的和。

3、小数的除法规则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其成为整数,同时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位置,除到被除数的末尾时,继续添0再除。

四、代数公式

1、等式的性质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2、方程的解法

移项、合并同类项、去括号、解方程。

88公式的应用和意义

1、公式在数学中的应用

数学公式是数学知识的核心,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例如,乘法公式能够快速计算出多位数相乘的结果,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能够简化计算的步骤。掌握这些公式,能让学生在面对复杂的数学问题时,有更多的解决方案,从而增强解题的信心和能力。

2、公式的实际意义

除了在数学题目中的应用,数学公式还具有实际意义。很多公式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比如速度、时间、距离之间的关系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行程问题;

面积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物品的尺寸和装修的面积;而利润、成本、售价之间的关系公式,则能够帮助我们进行商业计算。

小学数学1~3必背公式

小学数学1~3必背公式如下:

一、数字加减乘除

1、10以内加减法

10以内加减法是低年级数学中最基础的知识点,需要同学们掌握每个数字的加减法运算,并能够灵活运用。

2、20以内加减法

20以内加减法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引入了进位和借位的计算方式,需要同学们熟练掌握每个进位和借位的原则和方法。

3、乘法口诀

乘法口诀是低年级数学中必须掌握的内容,它可以帮助同学们快速进行乘法计算,同时也可以提高同学们的数学运算能力。

4、除法初步认识

除法初步认识是二年级数学学习的重点之一,需要同学们了解除法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除法计算。

二、时间加减乘除

1、24小时制

24小时制是时间制式的基础,需要同学们掌握24小时制的表示方法和时间单位换算。

2、时、分、秒的加减乘除

时、分、秒的加减乘除是时间制式中最为基本的计算方式之一。

三、长度加减乘除

1、长度单位换算

长度单位换算是低年级数学中比较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2、米、分米、厘米的加减乘除

米、分米、厘米是长度测量中最为基本的单位。

四、其他公式

1、面积公式

长方形面积=长x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x边长

圆面积=πx半径²

2、体积公式

长方体体积=长x宽x高

正方体体积=边长x边长x边长

圆柱体积=πx半径²x高

圆锥体积=πx半径²x高 / 3

3、表面积公式:

长方体表面积=2x长x宽+2x长x高+2x宽x高

正方体表面积=6x边长²

圆柱体表面积=2xπx半径x高+2xπx半径²

4、容积公式:长方体容积=长x宽x高

正方体容积=边长x边长x边长

圆柱体容积=πx半径²x高

学习小学数学注意事项

1、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

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数的概念、加减乘除运算、分数、小数、几何图形等,需要认真掌握。

2、熟练掌握算术运算

小学数学的核心是算术运算,需要熟练掌握加减乘除的运算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计算。

3、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小学数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需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善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4、理解数学思想

小学数学不仅仅是一些公式和计算方法的简单堆砌,更重要的是理解数学思想,如数学归纳法、抽象思维等。

5、多做练习

数学需要不断地练习才能掌握,需要多做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所有的数学公式有哪些

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所有的数学公式

关于量的数学公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关于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圆形

S面积 C周长 π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π=2×π×半径

C=πd=2πr

(2)面积=半径×半径×π

9、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和差问题的公式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

1、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律师投稿,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于本网联系,我们将予以及时更正或删除。【在线反馈】

二建建筑必背公式(二建建筑实务案例必背知识点)

四、计划成本法的特点计划成本法的特点是:1. 计划成本法以计划发生的成本为基础,将其分配到具体的产品或服务上,以确定其成本价格,因此,它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计划成本情况,二、实际成本法的特点实际成本法的特点是:1. 实际成本法以实际发 ...
建工知识
24热度

初中数学工程问题公式(工程问题三个基本公式)

初中数学应用题各种类型公式 有什么公式可记平均数问题公式 (一个数+另一个数)÷2反向行程问题公式 路程÷(大速+小速)同向行程问题公式 路程÷(大速-小速)行船问题公式 同上列车过桥问题公式 (车长+桥长)÷车速工程问题公式 1÷速度和盈亏问 ...
建工知识
341热度

综合素质作文模板必背30条(综合素质作文模板必背30条小学)

因为这样的万能开头吧会让阅卷的老师觉得自己很有文采,毕竟他们阅读的时候很快就看看开头结尾点点题而已,如果我们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我们会有一个美好的人生过程,综合素质作文万能开头和结尾模板综合素质的构成不是很难,但要获得高分还是很 ...
建工知识
571热度

数学行程问题公式大全(数学行程问题公式大全图)

流水行船问题,是行程问题中的一种,因此行程问题中三个量(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在这里将要反复用到.此外,流水行船问题还有以下两个基本公式:顺水速度=船速+水速,(1)逆水速度=船速-水速.(2)这里,船速是指船本身的速度,也就是在静水中 ...
建工知识
202热度

小学工程问题公式大全(小学工程问题的解题技巧大全)

小学 数学工程问题因为客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10小时,所以客车每小时行了总路程的1/10货车需要15小时,所以货车每小时行了总路程的1/15所以可以算出辆车相遇时行了的时间为1/等于6,即行了6小时辆车相遇所以相遇时客车行了总路程的6/10=3/5,货车行 ...
建工知识
542热度

守棺人电影(守棺人电影免费观看全集)

那些存活的人必须进行最后一次不顾一切的尝试,阻止木乃伊完全重生成为不可战胜的邪恶力量,也阻止艾弗琳成为埃默霍特普认为的爱人:阿克苏娜姆,求一电影名字片名:木乃伊英文片名:The Mummy国家/地区:美国区域:欧美出品:环球影业公司(Universa ...
建工知识
427热度

工程数学公式大全(数学公式大全)

四、工程问题万能公式1、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2、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3、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5、工作总量=实际工作效率×实际工作时间,6、实际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实际工作效率,7、实际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实际工作时间 ...
建工知识
81热度

初中数学工程问题公式汇总(初中数学公式大全 完整版可打印)

两人合作需要6天.这是工程问题中最基本的问题,这一讲介绍的许多例子都是从这一问题发展产生的.为了计算整数化(尽可能用整数进行计算),如第三讲例3和例8所用方法,把工作量多设份额.还是上题,10与15的最小公倍数是30.设全部工作量为30份.那么甲 ...
建工知识
548热度

工程质量评估报告模板(工程质量评估报告模板免费下载打印)

作业分析表一方面要填列待评资产的基础资料,另一方面要反映评估分析的方法、依据和结论,二、设计评估方案评估方案设计是对评估项目的实施进行周密计划,有序安排的过程,包括下列内容:1、托方提供的资产帐表清册,确定被评估机器设备的类别,三、 ...
建工知识
223热度

小学教师资格证必背范文(小学教师资格证必背范文2020)

其次,我会通过电话、微信、面谈等多种方式与学生的父母取得联系,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及父母的教育方式,结合实际情况,与其父母共同制定引导孩子的计划,并建议他们能经常一起带孩子游玩或参加活动、聚餐等,使其在家庭之爱的润泽中慢慢走出心理阴 ...
建工知识
594热度

个人委托书模板(个人委托书模板免费)

代理人姓名:性别:年龄:_____职务:身份证号码:(代理人签字样本)日期:年月日竞标申请人(盖章):法定代表人(签字):附:委托代理人身份证复印件个人授权委托书格式范文6委托人:姓名__________性别___年龄____身份证编号________________ ...
建工知识
358热度

民工电视剧全集免费观看(生存之民工电视剧全集免费观看)

民工电视剧大结局是什么刘艳梅猝死,鞠双元将李平赶出家门,鞠广大和鞠双元背着行李继续找寻着属于“民工”的日子,电视剧民工结局是什么意思第20集大结局:刘大头带领村委会到鞠家致哀,这让鞠广大感到无比荣耀,但因钱没给到,刘大头让人告诉鞠广 ...
建工知识
522热度

预付款扣回计算公式案例(工程预付款扣回计算公式)

【例2】某工程全同总价860万元,预付工程备料款的额度为25%,材料费占工程造价的比例为50%,试计算累计工作量起扣点,开工预付款扣回计算法律主观:实行预收备料款的工程项目,在承包合同或协议中应明确发包单位(甲方)在开工前拨付给承包单位(乙方) ...
建工知识
723热度

小学数学工程问题解题技巧(小学工程问题的解题技巧大全)

三者之间的关系: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二、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1、利用量来求(设数代入法)2、利用率来求(复杂的用列表法)例1、(难度等级★)一件工程,甲单独完成需要5天,乙单 ...
建工知识
532热度

电脑批量打印的软件(电脑批量打印软件免费)

用任何可以支持打印输出的软件,把需要处理的文件逐个打印到这个虚拟打印机,全部打印完成后可把结果保存成一个pdf文件,pdf factory是pdf虚拟打印机软件,下载安装好pdf Factory后,我们在打印机控制面板中就可以找到一台由pdf Factory虚拟出来的打 ...
建工知识
839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