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预收工程款确认收入

在线问法 时间: 2024.01.10
333

施工企业工程收入确认问题探讨

1、建筑安装施工企业由于承建工程较多,工程款有的边清边欠,有的前清后欠,有的已成为死帐、呆帐,使资金周转发生困难,这已成为较普遍的问题,因而造成了工程收入的难以确认。现就工程收入的确认作—些探讨。

2、我国会计制度的规定,施工企业的工程结算收入采用完工百分比法计算。

3、不执行建筑造合同准则的施工企业的收入与成本,通常以实际收款确认收入,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支出确认成本;执行建造合同准则的施工企业的收入与成本确认涉及因素较多,需要全面考量。

4、工程收入的确认一般按照完工百分比法确认。《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规定,企业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定合同收入和费用,确定合同完工进度可以选用下列三种方法: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比例。

5、施工企业确认收入,一般有以下的三种方法,具体如下:以企业当期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乘以清单单价确认本期收入。

收到尚未开工的工程预付款,已开具发票,是否应确认收入?

1、工程预收款开了发票,不要确认收入,只需要做为工程结算科目就可以,一般工程确认收入都是按照工程进度来进行,不是按照开具发票来确认收入。

2、施工企业先开发票先拨付工程款,实际上工程还没开工,不能确认收入,先做预收账款。但增值税要交。企业所得税不交,待确认收入后,根据利润缴企业所得税。

3、收入按开具发票金额确认,成本可暂按确认收入的90%-85%进行暂估,待开工后实际发生的成本发票、人工费用冲回暂估。

4、收到预付款,当月已经开票,是不需要确认收入交增值税的。一般工程预付款年末必须计入收入。工程预付款,又称材料备料款或材料预付款。

5、货物已经发出取得了索取货款的有效凭证获取的了销售款时确认收入实现的条件,所以,未开发票、货物已经发出、取得销售款就应该确认收入,计算缴纳税款。

建筑业收到预收款确认收入么

1、由于工程未开工,使得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不能购可靠估计,因此工程预付款收款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不应确认收入且无需预缴企业所得税。

2、计入收入。根据我国的财务制度规定,预收账款长期挂账应计入收入。

3、建筑服务企业收取预收款后,如果无法确定完成时间,应当在实际开具发票时把预收款列为已含税收入。如果能够在合同中确定工程竣工日期,则应当于该日期把预收款列入应税销售额。

请问做工程的给预付款,但什么时候才能确定为收入?

适用建造合同的规定。建造合同收入一般在年终确认收入。建造合同分为固定造价合同和成本加成合同。

预收账款不能直接确认为收入,预收账款为企业的负债,企业只有在履行义务转化为销售后才能逐步确认收入。

施工企业确认收入是在资产负债表日以项目完工进度(选用一定的衡量方法)进行确认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并且采用预收货款方式的确认收入时间不是最后一批货物发出时,而是在发出产品时确认收入和补收货款。预收款分类:客户预付款:客户在购买产品或接受服务前,向商家预先支付部分费用,作为购买产品或接受服务的一种保证。

当企业确认预收款为暂记收入时,虽然账面上出现了增加的收入,但真正的收入并没有实现。只有当企业完成货物或服务的提供后,才能将预收款转移为实际收入。因此,在短期内,企业的利润表现可能会出现波动。

收到工程预付款未开发票,月底怎样做会计分录。能做收入吗

收到货款未开票时,应借记银行存款,贷记预收账款。详细解释:当企业收到货款但尚未开具发票时,这意味着虽然款项已入账,但相关的收入尚未确认,因为开具发票通常被视为收入确认的标志。

收到预付账款的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贷:预收账款什么是预付账款?预付账款指买卖双方协议商定,由购货方预先支付一部分货款给供应方而发生的一项债权。预付账款一般包括预付的货款和预付的购货定金。

收到对方支付的工程预付款,因为还没有开始做工程,没有达到收入确认条件。所以不能作为主营业务收入,只能记为一笔预收款。可以暂挂预收账款,待达到收入确认条件后转为收入。

收到工程预付款时需要确认收入,交纳税吗?

由于工程未开工,使得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不能购可靠估计,因此工程预付款收款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不应确认收入且无需预缴企业所得税。

收到预付款,当月已经开票,是不需要确认收入交增值税的。一般工程预付款年末必须计入收入。工程预付款,又称材料备料款或材料预付款。

如果能够在合同中确定工程竣工日期,则应当于该日期把预收款列入应税销售额。对于建筑服务企业而言,收取预付款是一种常见的交易方式。在纳税方面,收到预收款后,企业需要关注的是预收款对应的纳税义务何时发生。

建筑公司收取工程预收款对应的项目未开工,不具备收入确认条件,不需就该预收款预缴企业所得税。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律师投稿,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于本网联系,我们将予以及时更正或删除。【在线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