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款月底收款没有进项

在线问法 时间: 2024.01.10
350

承包工程项目进项比销项少怎么办?

这种情况的处理方法如下: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剩余的300万能用材料或者劳务普票充当成本,但应为工程施工中的必要支出,不能虚报 抵扣不完的进项税,可以留抵。但看问题的描述,是进项税不足,不是抵扣不完。没有进项抵扣的增值税,就应该直接缴纳。

你就按发票的内容做帐,因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相附。企业购入固定资产,其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计入固定资产的价值,其会计处理办法按现行有关会计制度规定办理。

进项销项数量不符:增值税管理中对进项税和销项税没有要求企业销售货物必须金额和数量对等或同一批次。根据公司业务计算进项和销项即可。

可以按照完工百分比分期分批开具增值税发票,这样就可以平均税负,避免造成纳税过多。另外现在的进项税抵扣范围大大扩展了,应该从各个渠道进行增值税抵扣以减轻税负。

多余的进项做为留抵,下期继续抵扣;附加税零申报。这个跟印花税没关系。(除非你们当地按收入核定征收合同印花,那样的话同以前月份一样缴纳)网上申报据实填写,它会自动计算留抵。

企业没有进项票该怎么办?你可以这么做!

1、首先,小规模纳税人可以尝试与供应商协商,要求对方提供正规的发票。如果对方拒绝提供发票,可以考虑更换供应商。同时,小规模纳税人也可以在日常经营中注重收集各种凭证,如收据、货运单等,以证明业务发生的真实性。

2、公司制度的改善 在选择供应商时,一定要商量好,合作必须提供相应的发票,如果不愿意提供相应的发票,就要考虑重新选择供应商。企业需要加强企业的发票管理制度,要求财务人员必须较强的发票管理意识。

3、具体办理方式可以咨询当地税务机关。服务业没有进项发票时无法直接抵扣增值税,但可以自行开具代扣代缴凭证作为抵扣成本进行纳税。

4、第一个,使用自然人代开。如果和个人的业务往来不多,那公司就可以考虑通过自然人代开来解决一部分进项成本 票 的问题。 第二个, 使用 灵活用工。

5、小规模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按照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不能抵扣进项税额。

6、小规模纳税人不能抵扣进项税,没有进项发票是可以的;小规模纳税人,如果是查账征收的,就需要发票做账,否则,没有办法计算成本。白条是不能入账的。

建筑工程项目开发票预收工程款又没有进项抵扣,增值税如何缴纳?

1、增值税发票,如果没有进项,按照所开具发票上注明的税率计算缴纳增值税。看你是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若是一般纳税人,按适用税率,若是小规模纳税人,按3%缴纳。进项发票增值税中列计进项税额的发票叫做进项发票。

2、你说的问题不清楚,没抵扣,那你认证就行了。

3、注意: 收到工程进度款时,为收到工程进度款的当天发生增值税纳税义务。 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发生增值税纳税义务。

4、应当将待抵扣进项税额中已经抵扣的部分从待抵扣进项税额中扣减,计入当期销项税额中。因此,您需要在第二年的纳税申报中将当年取得的工程款发票进项税额40%记入待抵扣进项税额中,并在第二年纳税申报时将其转回。

票开出去了没有进项怎么办

对外开了300万发票,但没有进项,怎么纳税? 遇到企业没有进项发票的问题,首先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判断,缺少进项会对企业造成什么影响,具体原因具体分析,然后提出相应的方案和改进措施。

本月当事人已经给客户开了增值税发票这个月进项发票不到,不能抵扣,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证通过的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应在认证通过的当月按照增值税有关规定核算当期进项税额并申报抵扣,否则不予抵扣进项税额。

销项发票开出去了,没有进项票 那就如实申报纳税,多做贡献。

其实除理此类问题只能这样:首先,你购货开不来发票 ,要开具入库单,做帐时记暂估入库,其次,做销售你开具发票,申报销项税,并交纳增值税,这种情况因为你没有进项税,要交很多的税款,因为你抵扣不下去啊。

如果一直没有发票,首先考虑的不是税局会不会处罚的问题,是企业税负高的问题。 没有进项对企业的影响 没有进项发票,对于不同的企业产生的影响不同。对于按照一般计税方法核算的纳税人,首先就是增值税上的影响。

本月我已经给客户开了增值税发票,但这个月进项发票还没有到,有可能下...

1、可以等待次月进项发票收回后再登记,不会对企业有财务有影响。

2、这个月开销售发票,下月进项发票才到有问题。当月开具的发票,当月一定要入账。不得延期下个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开具发票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限、顺序、栏目,全部联次一次性如实开具,并加盖发票专用章。

3、可以。本月进项发票若未到,可办理暂估入库手续,下月初,用红字将暂估的分录冲销,根据发票要求填写。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律师投稿,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于本网联系,我们将予以及时更正或删除。【在线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