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复核不服谁来管(信访复核不服谁来管辖)

在线问法 时间: 2024.02.02
896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作出之后,当事人可以对责任认定书提出复核的建议,一般由原机关对责任认定书进行再次复查核实,一般当事人只有申请复核一次的机会,那么对复核后的结果仍然表示不服,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不合理提出救济:1、向有关机关或者是部门申请行政监督,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作出之后,当事人可以对责任认定书提出复核的建议,一般由原机关对责任认定书进行再次复查核实,一般当事人只有申请复核一次的机会,那么对复核后的结果仍然表示不服,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不合理提出救济:1、向有关机关或者是部门申请行政监督。

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仍然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投诉请求的能否被受理?

法律客观:

《国务院 信访条例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做好信访工作,认真处理来信、接待来访,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努力为人民群众服务。 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畅通信访渠道,为信访人采用本条例规定的形式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提供便利条件。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打击报复信访人。

对复核意见不服怎么办

法律分析:复核申请结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但是法律规定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的除外。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作出之后,当事人可以对责任认定书提出复核的建议,一般由原机关对责任认定书进行再次复查核实,一般当事人只有申请复核一次的机会,那么对复核后的结果仍然表示不服,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不合理提出救济:

1、向有关机关或者是部门申请行政监督;

2、根据我国国务院相关条例的规定,公民可以向当地政府提出信访申请;

3、依法申诉的权利,根据我国的母法系宪法的规定,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或者是工作人员,都有监督和提出建议的权利;

4、公民也可以通过诉讼的途径,申请撤销或者是变更交通管理部门做出的责任认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四十五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对信访复核意见不服怎么办

复核申请结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首先可以根据信访条例,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向复查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请求复核。对复核意见不服,仍然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投诉请求的,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不再受理。不再受理时应通过诉讼解决。信访是指公民个人或群体以书信、电子邮件、走访、电话、传真、短信等多种参与形式与国家的政党、政府、社团、人大、司法、政协、社区、企事业单位负责信访工作的机构或人员接触,以反映情况,表达自身意见,请求解决问题,有关信访工作机构或人员采用一定的方式进行处理的一种制度。

如果确定需要采取走访形式提出信访事项,请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人民来访接贺碰银待室(国家信访局来访接待司)反映。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春卜起行政诉讼,但是法律规定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的除外。复议机关逾期液森渗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作出之后,当事人可以对责任认定书提出复核的建议,一般由原机关对责任认定书进行再次复查核实,一般当事人只有申请复核一次的机会,那么对复核后的结果仍然表示不服,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不合理提出救济:

1、向有关机关或者是部门申请行政监督;

2、根据我国国务院相关条例的规定,公民可以向当地政府提出信访申请;

3、依法申诉的权利,根据我闹脊国的母法系宪法的规定,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或者是工作人员,都有监督和提出建议的权利;

4、公民也可以通过诉讼的途径,申请撤销或者是变更交通管理部门做出的责任认定。不得申请复查复核的事项。

信访答复不满意,信访人可委托代理人参与信访,信访人对信访结果不满意可申请听证。

1、可委托代理人参与调解

打官司可以请律师,信访也不一定要“单兵上阵”。《信访调解办法试行》规定,信访人可以委托1到2名代理人参与信访调解。同时,信访人提出信访调解申请,一般应以书面形式提出,15日内可得到信访调解机构是否受理的通知。据《信访调解办法试行》,信访调解机构一般应当在信访调解受理后30日内调解完结。

在信访调解书上签字要三思而后行,因为信访调解书生效后再进行信访,信访调解机构不再受理。据介绍,《信访调解书》经双方签字送达后生效,生效信访调解书的调解意见为信访事项终结处理意见。信访人不履行生效调解协议的义务或者协议生效后又反悔的,同一信访事项不再受理;

2、市民也可参加听证会

如果你对信访结果不满意,那么请不要在信访调解书上签字,可以申请听证。据《信访听证办法试行》,要求举行听证的,应当自被告知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听证申请,申请书应载明申请听证的事由、证据及要求。

综上所述,信访是我国一种特殊的制度,信访制度是群众向政府部门反映情况的重要方式,但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通过信访解决的,信访有一定的受理范围和受理的程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五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信访复查复核不受理以去省级政府吗

法律分析:依据信访条例的规定,公民对信访部门作出的信访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查,信访机关不管理复查申请的,申请人可以向上一级的主管部门申诉。

法律依据:《信访条例》

第二十二条 信访人按照本条例规定直接向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以外的行政机关提出的信访事项,有关行政机关应当予以登记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并属于本机关法定职权范围的信访事项,应当受理,不得推诿、敷衍、拖延不属于本机关职权范围的信访事项,应当告知信访人向有权的机关提出。有关行政机关收到信访事项后,能够当场答复是否受理的,应当当场书面答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自收到信访事项之日起15日内书面告知信访人。但是,信访人的姓名(名称)、住址不清的除外。有关行政机关应当相互通报信访事项的受理情况。

第二十八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办理信访事项,应当恪尽职守、秉公办事,查明事实、分清责任,宣传法制、教育疏导,及时妥善处理,不得推诿、敷衍、拖延。

第二十九条 信访人反映的情况,提出的建议、意见,有利于行政机关改进工作、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关行政机关应当认真研究论证并积极采纳。

第三十条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信访事项或者信访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三十一条 对信访事项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办理信访事项,应当听取信访人陈述事实和理由要时可以要求信访人、有关组织和人员说明情况要进一步核实有关情况的,可以向其他组织和人员调查。对重大、复杂、疑难的信访事项,可以举行听证。听证应当公开举行,通过质询、辩论、评议、合议等方式,查明事实,分清责任。听证范围、主持人、参加人、程序等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三十二条 对信访事项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经调查核实,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处理,并书面答复信访人:(一)请求事实清楚,符合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予以支持二)请求事由合理但缺乏法律依据的,应当对信访人做好解释工作三)请求缺乏事实根据或者不符合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不予支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依照前款第(一)项规定作出支持信访请求意见的,应当督促有关机关或者单位执行。

不服信访处理意见可以申请复查吗

信访人对信访处理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请求原办理机关、单位的上一级机关、单位复查。

《信访工作条例》第三十五条 信访人对信访处理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请求原办理机关、单位的上一级机关、单位复查。收到复查请求的机关、单位应当自收到复查请求之日起30日内提出复查意见,并予以书面答复。

第三十六条 信访人对复查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向复查机关、单位的上一级机关、单位请求复核。收到复核请求的机关、单位应当自收到复核请求之日起30日内提出复核意见。

复核机关、单位可以按照本条例第三十一条第六项的规定举行听证,经过听证的复核意见可以依法向社会公示。听证所需时间不计算在前款规定的期限内。

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仍然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投诉请求的,各级党委和政府信访部门和其他机关、单位不再受理。

第三十七条 各级机关、单位应当坚持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多措并举化解矛盾纠纷。

各级机关、单位在办理信访事项时,对生活确有困难的信访人,可以告知或者帮助其向有关机关或者机构依法申请社会救助。符合国家司法救助条件的,有关政法部门应当按照规定给予司法救助。

地方党委和政府以及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单位对信访事项已经复查复核和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已经依法终结的相关信访人,应当做好疏导教育、矛盾化解、帮扶救助等工作。

信访复核确认被复核人错误的怎么处理

到上级行政机关申诉。根据查询信访相关资料得知,信访复核确认被复核人错误的到上级行政机关申诉。但是根据法律规定,信访人对信访的复核意见不服,依旧以同一事实与理由提出投诉请求的,各级党委与政府信访部门、其他机关、单位不再受理。

对县法院信访不服,应该向哪个部门申请复查

根据《信访条例》第三十四条及《广东省信访事项复查复核办法》第十条的规定,信访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请求原办理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复查。原办理、复查机关是各级人民政府的,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原办理、复查机关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可以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实行垂直领导的,应当向上一级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建议按照上述规定向有权处理机关提出复查申请。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律师投稿,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于本网联系,我们将予以及时更正或删除。【在线反馈】

信访办要工程款

建工知识
188热度

海南省信访局网站查询(海南省信访局网站查询官网)

法律依据《司法行政机关信访工作办法》第十四条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在信访接待场所、门户网站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向社会公开信访工作机构的网络信访工作平台、通信地址、电子邮箱、咨询投诉电话、信访接待的时间和地点,本机关信访事项受理范围和办理程 ...
建工知识
752热度

怎样写信访复查申请书(怎样写信访复查申请书范文)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信访条例》第三十四条信访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请求原办理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复查,另外,在进行信访复查申请时需要遵守相关的规定和流程,信访复查的标准 ...
建工知识
230热度

个人信访案例范文大全(农村信访案例范文大全)

为此,全镇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大力宣传贯彻《信访条例》,创新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完善机构和村级网络建设,严格落实各项信访工作责任制,切实提高了信访工作效率,确保了全镇无一起集体访和越级访,维护了社会稳定,有力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的快 ...
建工知识
70热度

信访局是处理什么事情的(信访局需要什么材料)

信访局的作用具体如下:1、负责处理区内外群众、法人及其他组织通过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区委、区政府及领导同志提出的信访事项,3、督促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以及区委、区政府关于信访工作决策部 ...
建工知识
181热度

有问题找信访办管用吗(有问题找信访办有用吗)

信访局办事流程1、信访工作人员对有权受理的来信或来访,对信访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等自然情况以及单位、住址、联系方式、反映的主要问题等内容进行登记,3、责任单位在接到信访部门交办、转办的信访事项后,及时开展调查核实工作,一般信访事项在3 ...
建工知识
398热度

复核申请书范文(道路事故认定书复核申请书范文)

本案中,复议申请人作为该案的案外人,原审法院作出执行异议裁定时,应适用民诉法第227条的法律规定,原判在没有对申请复议人签名的真伪进行司法鉴定的前提下,不能排除申请复议人是被冒名股东,因此原审裁定复议申请人为 股东,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
建工知识
304热度

工程款谁来管

建工知识
433热度

财务复核工程款的什么内容

建工知识
744热度

工程款信访申诉书(工程款信访申诉书模板)

第二百五十三条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申诉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一)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二条当事人及其法定代 ...
建工知识
716热度

不服工程款一定要起诉吗

建工知识
514热度

保定市信访局电话是多少(河北省保定市信访局电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河北省市级961890群众服务热线工作细则保定市劳动局电话保定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东风西路1号办公室电话:3088811 人事处:3088208仲裁处:3088554保定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3088426保定市就业服务局职业 介绍服务中心 30278 ...
建工知识
179热度

个人无信访证明模板(个人无信访情况证明模板)

开具无信访证明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 证明某个人没有信访记录或信访活动,表明该人在过去没有参与过信访活动,或者没有向有关部门提出过信访诉求,总之,开具无信访证明是为了证明某个人或组织没有信访记录或信访活动,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的诉求 ...
建工知识
404热度

怎么信访最有效(怎么信访最有效三改)

法律依据:《信访条例》第二十条信访人在信访过程中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信访秩序,不得有下列行为:1、在国家机关办公场所周围、公共场所非法聚集,围堵、冲击国家机 ...
建工知识
436热度